为了让大家对心理咨询有个更全面、客观、形象的认识,根据多年对心理咨询的学习与实践体会,在此尝试着把对心理咨询的理解概括为“三是”。
心理咨询师既是“朋友”;又是“律师”;也是“教练”;
心理咨询不是聊天;心理咨询不是咨询;心理咨询不是测评;心理咨询不是医生;心理咨询不是思想教育;
心理咨询师首先是“朋友”。
朋友在于理解,在于支持,在于分享,在于共情,那么朋友的角色上与心理咨询师对应的核心地方就在于容易共情。咨询只有建立在共情的基础上才能更好的去体会不同来访者的心理,才能更好的建立信赖,才能更快的进入咨询状态,才能更有利于保持客观中立而又不失共鸣。
心理咨询师其次是“律师”。
律师的职责是辩明“法理”、维护“法理”,而心理咨询师的职责亦是指明“心理”,维护“心理”。通俗的说就是心理咨询师要让来访者明白心理问题的发展成因,使其顺应、接纳心理规律,而不强求。心理咨询师只有能让来访者明了心理问题发展成因,并使其顺应、接纳心理规律,才能有利于来访问者知道其“心理”的所以然,才能有助于其心理的成长、发展。
心理咨询师最后是“教练”。
教练是镜子,照出学员的问题所在,但教练更重要的是教授学员练习。光有练习,没人教,成长肯定不快也不大。一样的,对于一个克服失眠问题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如果不能教其如何采取有效的办法克服,就不是一个好的心理咨询师。所以,心理咨询师最后必须充当起教练的角色。
心理咨询的过程也是按以上的顺序来体现的,先是朋友,接着是律师,最后是教练。举个例子说明。比如有个孩子因为早恋困扰来找咨询师,做为心理咨询师要做的不是大惊失色,也不是习于为常,而以朋友的角色去跟来访者先建立起共情。接着才是让来访者明白早恋是什么?有什么益处或影响?最后,还要教来访者如何去有效处理早恋。这样才算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咨询过程。
下一篇:心理咨询师:什么是普通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