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中藥的毒性還是西醫思維在作祟。
古人并不是噴子們想像的那么愚昧,他們怎么會不知道什么有毒什么無毒。如何炮制,如何搭配,如何使用都說得很詳細。而且中藥是靠偏性來調整失衡的人體運行系統,毒藥被選中正是因為它的烈性。
現在的所謂中醫,治病的理念也是西醫那套,身體是戰場,化學制劑是對抗細菌的彈藥?;瘜W制劑無效,那就用古人的經方。經方的中草藥也被當成對抗細菌的彈藥,吃出中毒事故也不出奇。
其實我們日常食品中也不乏有毒食品。比如木薯、四季豆、苦杏仁、銀杏果等等。它們的去毒流程不也類似有毒中藥的使用流程?而且我們長期食用也沒人提出異議。
我個人想補充一點,可能人類能量轉化系統,更適應天然動植物或者天然礦物,對提純的化學制劑可能不太適合。我估計對人體系統影響不容小覷,希望有條件的人可以去做這方面的研究。
中藥副作用大還是西藥副作用大有數據分析嗎?
中藥副作用大還是西藥副作用大?這問題本身就不科學,拋開具體藥品品種、使用人群、用法用量、以及用藥背景,單獨談副作用誰大、誰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我國藥監部門每年都會針對我國用藥安全發布一系列數據,并從各個角度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叫《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從1999年至今,已發布了有20期。
這個數據也是一年年逐步完善,統計、分析的也愈來愈詳細、科學,包括:不良反應發生的總數、涉及藥品情況、發生不良反應人群性別年齡占比、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劑型情況、嚴重不良反應占比、以及損傷的人體器官系統情況、以及發生不良反應藥品的適應癥分類情況等等,都進行了詳細的統計和分析。
針對中藥和西藥副作用、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每年的報告都有詳細的統計數據。以2019年度的監測報告為例,可以看得很明白:
整體情況2、中藥、西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從圖表可見,西藥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在所有不良反應中占84.9%,中藥僅12.7%,西藥的不良反應數量遠遠高于中藥,西藥不良反應的占比多年來一直居高不下。
當然,單從數量上看不科學,因為西藥比中藥用量大,不良反應多也屬正常??刹还茉趺凑f,西藥的副作用整體來看較中藥發生率還是很高的。這并不是說西藥毒副作用就大,中藥毒副作用就小。因為發生不良反應的藥物種類都是有一定范圍的,西藥里也有安全的藥物,中藥里也有不良反應多的。在年度監測報告里也有針對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高、比較嚴重的藥物的詳細分析,像抗生素、抗癌藥、以及用量比較大的心血管類藥物一直是監測的重點。
這個年度報告涵蓋的內容非常的豐富,我在這只是給大家做個指引,有興趣的可以到國家藥監局網站下載學習。歷年的報告數據都有,都可以在藥監局網站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