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本品為蓼科植物掌葉大黃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黃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藥用大黃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莖。
【性味歸經】苦,寒。歸脾、胃、大腸、肝、心包經。
【功能主治】瀉熱通腸,涼血解毒,逐瘀通經。用于實熱便秘,積滯腹痛,瀉痢不爽,濕熱黃疸,血熱吐衄,目赤,咽腫,腸癰腹痛,癰腫疔瘡,瘀血經閉,跌打損傷,外治水火燙傷;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黃善清上焦血分熱毒。用于目赤咽腫,齒齦腫痛。熟大黃瀉下力緩,瀉火解毒。用于火毒瘡瘍。大黃炭涼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熱有瘀出血者。
【應用】
1. 用于大便燥結,積滯瀉痢,以及熱結便秘、壯熱苔黃等。與芒硝、厚樸、枳實等配伍。
2. 用于火熱亢盛、迫血上溢,以及目赤暴痛,熱毒瘡癤等。配黃連、黃芩、丹皮、赤芍等同用。
3. 用于產后瘀滯腹痛,瘀血凝滯、月經不通,以及跌打損傷、瘀滯作痛等。在使用時須配合活血行瘀的藥物,如桃仁、赤芍、紅花等同用。此外,大黃又可清化濕熱而用于黃疸,臨床多與茵陳、梔子等藥配伍應用;如將本品研末,還可作為燙傷及熱毒瘡瘍的外敷藥,具有清熱解毒的作用。
【用法用量】煎服,3~30g,用于瀉下不宜久煎。外用適量,研末調敷患處。
【注意事項】本品苦寒,易傷胃氣,脾胃虛弱者慎用;婦女懷孕、月經期、哺乳期應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