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得腸炎可以用的藥:
第一,痢特靈,也就是呋喃唑酮,對腸炎有奇效。黃粉,也就是呋喃西林,對腸炎有特效!還有腸炎靈都可以!至于大蒜我不敢妄下定論,因為鄙人最討厭大蒜,所以沒用過,但是大蒜確實可以殺菌,它含有大蒜素,但效果估計沒有痢特靈和黃粉來的有效,但是用大蒜相對來說比較安全,因為算不上真正的藥物,對魚和魚缸生態沖擊來的小。
腸胃炎患者的飲食?
胃腸炎的調理 一、飲食方面要做到下面幾點: 1.少吃油炸食物:因為這類食物不容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對健康不利。 2.少吃腌制食物:這些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吃。 3.少吃生冷食物刺激性食物: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癥。 4.規律飲食:研究表明,有規律地進餐,定時定量,可形成條件反射,有助于消化腺的分泌,更利于消化。 5.定時定量:要做到每餐食量適度,每日3餐定時,到了規定時間,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 6.溫度適宜: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 7.細嚼慢咽:以減輕胃腸負擔。對食物充分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8.飲水擇時:最佳的飲水時間是晨起空腹時及每次進餐前1小時,餐后立即飲水會稀釋胃液,用湯泡飯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 9.注意防寒:胃部受涼后會使胃的功能受損,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10.避免刺激:不吸煙,因為吸煙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而誘發胃病。應少飲酒,少吃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 11.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C對胃有保護作用,胃液中保持正常的維生素C的含量,能有效發揮胃的功能,保護胃部和增強胃的抗病能力。因此,要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 12.含有維生素C的食物 櫻桃 番石榴 紅椒 黃椒 柿子 青花菜 草莓 橘子 芥藍菜花 獼猴桃 拓展:有些營養素和維生素C搭配可以互相補充,對身體的良好影響大大加強 1.維生素E、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同被列為強力抗酸化的維生素E,可以預防體內酸化、皮膚病和不當生活習慣引起的慢性疾病,如高血壓等,用維生素E、β胡蘿卜素再搭配上維生素C,更能提高效果。 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卷心菜、胡蘿卜、茄子、雞肝、葵花籽等。 富含β胡蘿卜素的食物:油菜、薺菜、莧菜、胡蘿卜、花椰菜、甘薯、南瓜、黃玉米等。 2.鐵 鐵是預防貧血的無機物,尤其女性更容易缺乏。搭配上維生素C一起服用,能提高鐵的吸收,建議有貧血的人,可一起攝取鐵和維生素C。 富含鐵的食物:豬血、豬肝、黑木耳、大棗等。 3.鈣 鈣是構建骨骼的材料,和維生素C一起攝取,可以大大提高身體對鈣質的吸收量,為了強化骨骼,還可以搭配部分鎂。 富含鈣的食物:蝦皮、大米、面粉、菠菜、豆奶、小白菜、牛奶等。 4.維生素B6、B12、葉酸 維生素B6、B12和葉酸是防止動脈硬化的最佳營養素,根據研究發現,這3大營養素如果和維生素C一起攝取,就可以讓動脈硬化的情況得到改善,甚至停止。 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雞肉、肝、馬鈴薯、葵花子、梨、香蕉等。 富含維生素B12的食物:動物肝臟、牛肉、豬肉、蛋、牛奶、奶酪等。 富含葉酸的食物:菠菜、牛奶、動物肝臟、土豆、水果、西紅柿等。 5.黃酮類 是一種植物成分,可以加強身體抗酸化能力,和維生素C一起服用,可以更提高抗氧化能力。 富含黃酮類的食物:茶與帶葡萄皮釀制的紅酒(每日僅飲一小杯即可)、蘋果、香瓜、芹菜、蔥 13.主要是多休息。 飲食方面,多喝鹽糖水,用開水加鹽和白糖來調好,沒事就喝。是調理腸胃的,很有效。 多喝粥,玉米面,白粥。少吃高纖維實物,比如青菜,帶葉子類的,這些會讓你的胃發脹,最好不吃。 一天經常量一下體溫。沒有超過38度就喝鹽糖水。如果燒的厲害,就去醫院打點滴。 二、胃腸炎 胃腸炎是胃腸粘膜及其深層組織的出血性或壞死性炎癥。其臨床表現以嚴重的胃腸功能障礙和不同程度自體中毒為特征。胃腸炎可分為慢性胃腸炎和急性胃腸炎兩種。 常見癥狀 在感染后的1-5天,可能會出現的部分或全部癥狀包括:腹瀉、嘔吐、喪失食欲、腹痛、精神不振、發燒。 急性胃腸炎的癥狀 急性胃腸炎主要是由于不潔飲食引起的,常常因為各種細菌的感染,如痢疾桿菌、沙門氏菌屬感染等。此時細菌會產生大量的毒素,并通過腸道吸收,而引起各種不適癥狀。屬于中醫“嘔吐、腹痛、瀉泄”等病癥范疇。急性胃腸炎的癥狀表現為上消化道病狀及程度不等的腹瀉和腹部不適,隨后出現電解質和液體的丟失。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急性胃腸炎還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次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 慢性胃腸炎的癥狀 一、慢性胃腸炎最常見的癥狀是腹瀉,每日1次或多次。有的只在早飯后暴發多次排便,其余時間可以無腹瀉,也偶爾有一日腹瀉二十余次者。腹瀉不發生在夜間,不會因排便感醒來,所以不干擾睡眠,也不會發生排便失禁。有些患者的糞便中帶有大量的白色或透明的粘液,甚至全是粘液。 二、腹痛,疼痛部位多見左下腹或右上腹部。疼痛性質主訴不一:絞痛、脹痛、劇痛、刺痛、緊縮痛等皆可有之??沙掷m數分鐘至數小時,在排氣、排便或灌腸后緩解。 三、慢性胃腸炎的其他表現:常伴隨消化系統其他癥狀,如進食后上腹部脹滿、厭食、噯氣、惡心等,可伴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一些癥狀,如心悸、乏力、嗜睡、多汗、潮熱、頭痛等;一些精神癥狀也可能會出現,如失眠、焦慮、憂郁等。 急性腸胃炎是由于食進含有病原菌及其毒素的食物,或飲食不當,如過量的有刺激性的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引起的腸胃道粘膜的急性炎癥性改變。在我國以夏、秋兩季發病率較高,無性別差異,一般潛伏期為12~36小時。 初期病人多呈現急性消化不良的癥狀,其后逐漸或迅速轉為胃腸炎的癥狀。病人食欲廢絕,口腔干燥發臭,舌面覆有黃白苔,常伴有腹痛。腸音初期增強,以后減弱或消失,不斷排稀糞便或水樣糞便,氣味腥臭或惡臭,糞中混有血液及壞死的組織片。由于下瀉,可引起脫水。脫水嚴重時,尿少色濃,眼球下陷,皮膚彈性降低,迅速消瘦,腹圍緊縮。當虛脫時,病人不能站立而臥地,呈衰竭狀態。隨著病情發展,體溫高,脈搏細數,四肢冷涼,昏睡;嚴重時可引起循環和微循環障礙,搐搦而死。 慢性胃腸炎病程長,病勢緩慢,主要癥狀同于急性,可引起惡病質。 急性胃腸炎主要表現為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發熱等,嚴重者可致脫水、電解質紊亂、休克等。病人多表現為惡心、嘔吐在先;繼以腹瀉,每日3-5次甚至數十日不等,大便多呈水樣,深黃色或帶綠色,惡臭,可伴有腹部絞痛、發熱、全身酸痛等癥狀。 三、預防 不食不潔凈的瓜果 瓜果在生長期間要澆水、施肥,噴灑農藥,在采集、搬運和出售過程中,易被細菌感染,以致許多瓜果的表皮都帶有細菌、蟲卵和化學農藥,所以瓜果在吃前必須用清水反復沖洗數次再吃。凡能削皮的瓜果,應削皮后再吃,否則易發生農藥積蓄中毒。 避免進食刺激性飲食 對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需根據個人條件、原有的飲食習慣和季節選擇,避免進食過量,尤其不應嗜酒。 注意餐具衛生 餐具使用前后均應清洗。有些人在使用餐具前用開水沖一下,其實不如用清潔的水較徹底的沖洗有效。洗碗布要保持清潔,盡量保持干燥,否則容易孳生細菌。 不要邊走邊吃 因為空氣中有許多看不見的細菌和病毒隨塵土一起飛揚,很容易污染食物,導致腸胃疾病的發生。 飲食禁忌 1、忌煙酒辛辣刺激食物:乙醇能溶解胃黏膜上皮的脂蛋白層,對胃黏膜有較大的損 害,人們在吸煙時候,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溶解并附著在口腔、咽喉部,隨吞咽進入胃內,這些有害物質對胃黏膜也有很大損害。因 此,急、慢性胃炎患者,一定要戒除煙酒,以免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惡性病變。 2、忌飲食無規律:胃炎的飲食原則上應清淡、對胃黏膜刺激小的為主,但并非清淡飲食就能緩解病人的癥狀。應以飲食規律,勿過饑過飽,少食多餐為原則。尤其是年老體弱,胃腸功能減退者,每日以4~5餐為佳,每次以六七成飽為好。食物中注意糖、脂肪、蛋白質的比例,注意維生素等身體必需營養素的含量。 3、忌不潔飲食:胃炎患者要特別注意飲食衛生,尤其是夏季,生吃瓜果要洗凈,不要吃變質食品。因為被污染變質的食品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細菌毒素,對胃黏膜有直接破壞作用。放在冰箱內的食物,一定要燒熟煮透后再吃,如發現變質,要堅決扔掉,禁止食用。 4、忌過冷、熱、硬食物:過涼的食物和飲料,食人后可以導致胃痙攣,胃內黏膜血管收縮,不利于炎癥消退;過熱的食品和飲料,食入后會直接燙傷或刺激胃內黏膜。胃炎病人的食物應軟硬適度,過于堅硬粗糙的食品、粗纖維的蔬菜、用油煎炸或燒烤的食品,食用后可加重胃的機械消化負擔,使胃黏膜受到磨擦而損傷,加重黏膜的炎性病變。 另外,辣椒,芥末、胡椒、濃茶、咖啡、可可等食品或飲料,對胃黏膜有刺激作用,能使黏膜充血,加重炎癥,也應戒除。 預防夏季急性胃腸炎除了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外,消毒家庭用品也很重要。餐具、毛巾、衣物固然要嚴格消毒,馬桶、廁格、水龍頭開關也要消毒,不能忽略。因為馬桶、廁格在患者排便時很容易受到飛濺出帶菌分泌物的污染,同時患者在便后洗手時也很容易污染水龍頭開關。 四、治療 1.西醫藥治療 (1)一般治療:盡量臥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電解質液以補充體液的丟失。如果持續嘔吐或明顯脫水,則需靜脈補充5%—10%葡萄糖鹽水及其他相關電解質。鼓勵攝人清淡流質或半流質食晶,以防止脫水或治療輕微的脫水。 (2)對癥治療:必要時可注射止吐藥: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l日。解痙藥:如顛茄8n堪11次,1日3次。止瀉藥:如思密達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療:抗菌素對本病的治療作用是有爭議的。對于感染性腹瀉,可適當選用有針對性的抗菌素,如黃連素0.3g口服,1日3次或慶大霉素8萬u口服,1日3次等。但應防止抗菌素濫用。 2.中醫藥治療 (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惡心頻發,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淆數或滑數。 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 方藥:葛根10克、黃芩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 (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熱,頸項或全身關節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灞。 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 方藥: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藥:霍香正氣水。 (3)食滯胃腸:惡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 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 方藥: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中成藥:保和丸,香連化滯丸。 (4)脾胃虛弱: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溏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10弱。 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 方藥:人參3克、白術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中成藥:人參健脾丸。 3、民間偏方 1、取大蒜頭數枚去皮,搗爛如泥,加米醋1杯,和勻,慢飲。 2、取蔥白5根,將蔥白搗爛炒熱,敷于臍中神闕穴,外用紗布包扎固定,每日換藥1次。 3、取大蒜頭50克,將蒜搗爛炒熱,敷于臍中神闕穴,外用紗布包扎固定,每日換藥1次。 4、取大蒜頭適量,搗爛后敷貼于卟底心涌泉穴,每日換藥1次。 5、取鮮嫩扁豆30克,蔥若干,將扁豆洗凈去老筋放入水中焯透,撈出撒少許鹽瀝水,散熱,將蔥,油及調料拌入,佐餐食用。 6、取紫皮蒜1~2枚,將蒜搗成泥,用稀面湯和勻,一次吃下后臥床休息。 7、取石榴葉60克,生姜15克,食鹽30克同炒至黑,水煎代茶飲。每日1劑,分上、下午2次溫服。 8、用烏賊骨或雞蛋殼適量,烘干,研成極細的粉末,每次服用5克,每天3~4次,飲前半小時溫水送服。治胃酸過多的潰瘍病。 9、鮮芹菜根30克,甘草10克,鮮雞蛋1個。芹菜、甘草煎湯,打入雞蛋沖服。治反胃嘔吐有良效。 薏苡仁100克,淡竹葉20克,水煎代茶頻飲,治暑夏腸炎腹瀉。 10、雞內金10克,炒麥芽30克,陳皮10克,先水煎30分鐘,去渣取汁,加入大米100克,共熬稀粥,每日食用3次。適用于傷食腸炎。 穴位按摩: 取蔥白、生姜各30克搗爛,加水300毫升,煮沸30分鐘,趁熱用食指蘸藥液在患者的拇指及小指根部的掌面,向外擦12次,再向內關穴(腕橫紋上6.6厘米,掌長肌腱與橈側屈肌健之間)、手臂上方推擦各12次,每日1~2次,連用2~3日。[1] 五、這些藥物會加劇急性腸胃炎 在患上胃病后,要進行服藥是正常的,但有一些藥會對病也有加劇作用,像急性胃腸炎的服藥一定要謹慎,因為有些止痛藥中含有對急性腸胃炎不利的藥物成分,服用后不僅病情沒有緩解,還有可能會雪上加霜。急性胃炎患者哪些藥物服不得? 專家指出急性單純性胃炎由于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及生物因素、引起的急性胃粘膜炎性變化。臨床上以感染或進食了被細菌毒素污染的食物后所致的急性單純性胃炎為多見。一般起病較急,在進食污染食物后數小時至24h 發病,癥狀輕重不一,表現為中上腹不適、疼痛,以至劇烈的腹部絞痛。專家告誡急性胃炎患者哪些藥物服不得呢? (1)水楊酸類:阿斯匹林、水楊酸鈉。 (2)苯胺類:撲熱息痛、非那西汀。 (3)吡唑酮類:保泰松、氨基比林。 (4)其它抗炎有機酸:消炎痛、布洛芬。 (5)四環素、嗎啡。 以上藥物可直接刺激胃粘膜,引起上腹不適、惡心、嘔吐,當有活動性胃炎存在時,易引起胃潰瘍及不易察覺的胃出血。而且還可抑制體內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使胃粘膜保護作用減弱,加重胃粘膜損壞。所以,急性胃腸炎的服藥必須要謹慎。 得了腸胃炎還是早治療的好,省得烙下病根,以后還難以治愈。平時少吃辛辣生冷油膩的食物.急性胃腸炎除了注意飲食衛生勤洗手外,消毒家庭用品也很重要,餐具毛巾衣物固然要嚴格消毒,廁所、水龍頭開關也要消毒,不能忽略, 3、在腹瀉時建議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調各種菜肴應盡量少油并經常采用蒸、煮、氽、燉、水滑等方法,可用紅茶、焦米粥湯等收斂飲料。加餐宜少量多餐,增加營養。 在飲食調養過程中,病人及家屬應注意觀察病性,注意食物對病人的影響,如哪些食物病人食后感到不適或有過敏反應,應及時總結經驗,不斷摸索適合病人的飲食。在疾病發作時固不能食用蔬菜、水果,應注意適量補充維生素制劑,以保證機體對維生素的需求。 六、每天按時就餐,盡量少量多餐,不熬夜,給胃腸一個健康的作息時間,保持積極健康的心態,胃腸疾病自然遠離你。 本文來自網頁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