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具有益氣固表、補氣升陽、生津養血等補益的功用,不管是氣虛還是血虛它總能發揮作用。而且黃芪入脾經,可補脾氣,在脾虛下陷這樣的情況下也是十分適合的。用黃芪和柴胡泡水喝,自然能夠調理由于氣虛下陷引起的臟腑下垂。當然,若是程度比較嚴重,還可配伍人參、白術、升麻等加強補氣和升陽的功效。
胃脹氣吃什么中成藥好?
胃脹氣是因為胃氣的和降功能失常,氣機停滯于胃脘造成的。要了解胃脹氣吃什么中成藥好,首先要分析胃脹氣的具體原因,根據病因有針對性地用藥。胃脹氣有虛實之分,下面分別說一下:
一、虛證:脾氣虛:脾氣不足,納運失常,會導致納呆食少、胃脘脹滿,飯后脹滿的感覺會加劇。這種類型的胃脹氣調理應健脾益氣,常用的中成藥有香砂六君丸、附子理中丸、補中益氣丸、人參健脾丸等。不可認為胃脹就是實證,有些患者胃脹不宜攻下反應進補,就是這個原因。
二、實證:胃脹氣的實證通常分以下幾種:1、飲食停滯:常因暴飲暴食引起,會引起胃脘脹悶,甚至疼痛,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吃飽撐的。飲食停滯者調理宜健脾消食,常用的中成藥有山楂丸、保和丸、枳術丸、健胃消食片等。2、肝胃不和:情志不舒,肝氣郁滯,橫逆犯胃,胃失和降則氣機上逆,脘脅脹痛。肝胃不和者調理宜疏肝和胃,常用的中成藥有木香順氣丸、疏肝和胃丸、舒肝解郁丸等。3、濕阻脾胃:過食生冷或嗜食肥甘厚味,濕濁內生,困阻中陽,導致食欲減退,胃脘痞悶不舒甚至脹滿疼痛。濕阻脾胃者調理宜健脾燥濕,常用的中成藥有參苓白術丸、二陳丸、平胃散等。
經常胃脹氣者,在分清證型服用中成藥的同時,要杜絕不良的飲食習慣,盡量做到按時定量進餐、葷素搭配、寒溫適中、營養均衡,不偏嗜、不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