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直腸炎萬萬不可追求“好得快”,否則很容易復發。
事實上,患者所認為直腸炎的角度或許與醫師的角度不同。但從大方向來說,凡是發生在直腸的炎癥均可稱為直腸炎。因此,根據臨床表現不同,需要分別對待用藥。
常見的臨床表現為肛門下墜感、腹瀉、里急后重;血便、黏液便或黏液血便。直腸炎輕者僅黏膜發炎,重者炎癥累及黏膜下層、肌層,甚至直腸周圍組織;有時只是部分直腸受累,有時直腸全部甚或累及肛門。
由于引發直腸炎的病因較復雜,所謂“好得快”,治標不治本,基礎恢復較慢,治療后容易復發,長期不愈,則變為慢性直腸炎,那樣治療起來就更困難了,而且患者也會承受更多痛苦。因此,不建議患者以“好得快”為標準來治療。
治療原則應根據引發直腸炎的病因及疾病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對于糞便硬塊嵌頓導致的直腸炎應采取灌腸,解除糞便壓迫。肛門直腸下墜疼痛者可給以痔瘡膏(或栓)劑。
通常來講,用藥方面也可中西醫結合,可以用止痢寧片、黃連素片、乳酸菌素片、PENTASA(美沙拉秦栓劑)(或腸溶片)、九華膏、訶苓止瀉膠囊、雪膽胃腸丸等配合用藥,如同時存在結腸炎,還需口服克拉霉素膠囊等藥物,以發揮其抗幽門螺旋桿菌的作用,并同時配合甲硝唑片三聯治療。
至于具體用哪些藥物搭配,還需經醫師詳細檢查后再做決定,患者切不可盲目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