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吃的藥少,吃的多了就不會問吃什么藥好。蕁麻疹其實很好治,很多人包括我自己長期不好的原因就是吃藥吃的?,F在蕁麻疹去醫院,大多數醫生都是給開幾樣抗組胺類藥物,氯雷他定、息斯敏、開瑞坦、西替利嗪等等,這些是不是很熟悉?吃一周,不行就再吃一個月,再不行就繼續吃……這藥也挺神奇,發病的時候吃上幾十分鐘就不癢了,只要吃著藥的時候,一般都不會發,但是停藥幾天就會再發,吃的時間越長,發的就越厲害。
這不是我一個人的經歷,很多蕁麻疹患者都有相似的經歷,而且這類藥物長期吃副作用特別大,肥胖、傷肝傷腎,有一次親耳聽一個醫生跟蕁麻疹朋友說別讓吃,讓想想其他辦法。
蕁麻疹其實是可以通過提高抵抗力,另外用外洗的辦法治療是比較健康的辦法,平時可以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或者食物,最重要的一定要有信心,蕁麻疹真的可以治愈,我自己以前得了兩年多的蕁麻疹,現在已經好了四五年了。
中醫是怎么理解蕁麻疹的,身體在怎樣的情況下容易出現這種???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病,是人體的變態反應引起的皮膚暫時性水腫性損害。
發病急速,皮膚迅速瘙癢、起風團,又迅速消退。有時一天發作幾次,瘙癢難當。消退后不留痕跡,因瘙癢抓破皮膚,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蕁麻疹在中醫稱為‘’癮疹‘’,民間稱為‘’風疹塊‘’。
中醫理論認為,蕁麻疹的發生,主要是由于體質素來氣血不足,免疫力低。當壓力大,情緒緊張,會誘發此病。
過敏體質,吃了引起過敏的魚、蝦、蟹等食物,本人曾看到有人喝酒引起蕁麻疹。
有的人濕氣很重,郁積在肌膚,外感風寒濕熱引發此癥。有人出門吹吹風,就起風疹塊。
有的人喜吃肥甘厚膩的食物,脾胃不和,蘊濕生熱,胃腸實熱,又感風邪,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引發蕁麻疹。
西醫治療用抗過敏治療。
中醫分癥治療。
風熱型的,風塊顏色鮮紅、劇癢、發熱,應當祛風清熱。藥用荊芥、防風、當歸、生地、苦參、蟬蛻、知母、牛蒡子、蒼術、銀花、連翹、黃連等。
風寒型的,風塊色淡或者蒼白,應祛風散寒。藥用桂枝、炙甘草、浮萍、防風、赤芍、姜皮、紅棗。
風濕型的,風塊成片,四肢腫脹,多發于下肢,應清熱利濕祛風。藥用羌活、防風、蒼術、黃柏、苦參、地膚子、當歸、白蒺藜、蒼耳子、白蘚皮、土茯苓等。
氣血虛型的,風塊反復發作,經年不愈的,應養血祛風。藥用生地、白芍、當歸、川芎、蟬蛻、防風、黃芪等。
中醫辯癥論治即可。
有一病例,每天遇熱水必發蕁麻疹,痛苦異常,半年有余。西藥可暫時止癢,不能斷根。后求治中醫,服藥十五劑,再沒發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