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金銀花
[性味歸經]甘,寒。歸肺、心、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疏散風熱。
[應用](1)瘡癰癤腫。(2)外感風熱或溫熱病初起,發熱而微惡風寒者。(3)熱毒瀉痢,下痢膿血。
2.連翹
[性味歸經]苦,微寒。歸肺、心、膽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疏散風熱。
[應用](1)熱毒蘊結所致的各種瘡毒癰腫或瘰疬結核。有“瘡家圣藥”之稱。(2)外感風熱或溫病初起,發熱、頭痛、口渴。連翹心長于清心瀉火,常與犀角、蓮子心配伍,如清宮湯。
[鑒別用藥]金銀花與連翹
3.蒲公英
[性味歸經]苦、甘,寒。歸肝、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利濕通淋。
[應用](1)熱毒癰腫瘡瘍及內癰。(2)濕熱黃疸及小便淋瀝澀痛。
4.大青葉
[性味歸經]苦、咸,大寒。歸心、肺、胃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
[應用](1)溫熱病熱毒入于血分之發斑、神昏、壯熱、煩躁。(2)血熱毒盛之丹毒、口瘡、咽喉腫痛。
5.牛黃
[性味歸經]苦,涼。歸肝、心經。
[功效]清熱解毒,息風止痙,化痰開竅。
[應用](1)溫熱病及小兒驚風,壯熱神昏,痙攣抽搐。(2)溫熱病熱入心包或中風、驚風、癲癇等。(3)熱毒郁結所致的咽喉腫痛、潰爛、口舌生瘡、癰疽疔毒。多入丸散劑;外用適量,研細末敷患處。孕婦慎用,非實熱證不宜使用。
6.魚腥草
[性味歸經]辛、微寒。歸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排膿,利尿通淋。
[應用](1)肺癰咳吐膿血及肺熱咳嗽痰稠。(2)熱毒瘡瘍。(3)熱淋小便澀痛。
7.射干
[性味歸經]苦,寒。歸肺經。
[功效]清熱解毒,祛痰利咽。
[應用](1)咽喉腫痛,兼有熱痰壅盛者。(2)痰盛之咳喘。孕婦忌用或慎用。
8.白頭翁
[性味歸經]苦,寒。歸大腸經。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
[應用]濕熱瀉痢、熱毒瀉痢之發熱、腹痛、下痢膿血、里急后重者,為治痢要藥。
9.板藍根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利咽。
[應用]溫熱病發熱、頭痛、喉痛,或發斑疹以及痄腮、癰腫瘡毒等多種熱熾毒盛之證。
10.青黛
[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消斑,清肝瀉火,定驚。
[應用](1)熱毒發斑及血熱妄行的吐血、咯血、衄血。(2)小兒驚風,發熱、痙攣。(3)熱咳氣急痰稠。(4)痄腮腫痛及熱毒癰瘡。散劑沖服或作丸服,外用干敷或調敷患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