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是常用的一味中藥材,柴胡有很多功效,將其歸為任何一類都不算恰當,確切的說柴胡應該歸為少陽類,但是少陽概念非常寬泛,不像清熱、解表、活血這種簡單功效,就可以歸類的。常用的小柴胡顆粒就是以柴胡為主的藥物。
《神農本草經》記載柴胡有“主心腹,去腸胃中結氣,飲食積聚,寒熱邪氣,推陳致新”的作用。小柴胡湯的八個癥狀表現就是“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喜嘔,口苦,咽干,目眩,脈弦”,胸脅苦滿就是胸中和脅下脹滿,這和柴胡“主心腹,去胃腸結氣”的功能密不可分。
后世認為柴胡可以疏肝理氣,其實是對柴胡功效的不恰當總結。理氣是對氣的梳理,其實柴胡作用于氣的強度遠遠高過理氣,可以用破氣,因為它可以去“結氣”,這種力道是很強的。
寒熱邪氣,則是對柴胡證最好的描述,也就是小柴胡湯所謂的“往來寒熱”,什么叫往來寒熱呢?就是病人一會怕冷,一會又發熱,兩者交替發作,說到這是不是有一種反應,瘧疾打擺子就會出現這種癥狀表現,這就是醫家為什么多用含有柴胡的方劑治療瘧疾的原因,而不是現在所謂的青蒿提取物——青蒿素。
柴胡還有“推陳致新”的功效,這個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將人體代謝的廢物排出體外,或者加速排出體外。柴胡作用于三焦,三焦人體空腔的部位,這些部位是氣血運行的通路,柴胡可以疏通三焦,因此可以用于小便不通暢,也可以用于大便不通暢。
仲景先師的柴胡桂枝干姜湯就是治療“小便不利,渴而不嘔”,而大柴胡湯既可以治療大便不通,又可以治療腹瀉,不是柴胡既能止瀉,又能導瀉,而是通暢了人體的氣機以后,人體自身的機能恢復,腹瀉可以自止,便秘可以自通。這就是中醫的奧妙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