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的文山,普洱,保山,西雙版納等州市都產石斛,野生的居多。有太多品種,我只記得鐵皮石斛,等級劃分,我只記住了特極上品,干花售價2.,3,4萬元一市兩!云南臺都市條形碼去石斛種植物園錄過節目,算第二級的,是將石斛植于樹干用棕片包裹根部汲取大自然的水汽生長的,再有是盆栽的,大棚培植的,算大路貨吧,可列為四,五級吧。鮮的花,可生吃。上品干花,可泡酒,喝一小口就值200元!我家里,用七八級的干花蒸雞蛋。石斛的莖(桿),切短,我煮過雞,豬腳。莖,嚼著越粘,越有功效。石斛,特別對女性能養顏,美容,改善視力,明目(我服過入藥的石斛夜光丸),對上點年紀的男性女性都有延緩衰老,增強體質等功效。被譽為.“仙草”。
中醫常用寒涼溫熱來表述藥性,寒涼溫熱具體含義是什么?
我不喜歡背書,也不覺得回答一些討論耗費精神的事,關不關注我也不是最重要,沒人討論才悶得慌。中醫無論用藥,用針,用艾,用經絡,都不外乎陰陽五行為總綱與基礎。溫熱寒涼也是為了解釋陰陽用藥,而五味則較專注于五行的用藥理解。近代藥家在寒熱溫涼之外又加了一個歸類叫平性,也就是陰陽偏性不大,之所以成藥是因為其五味為用的功效。藥之所以叫藥不叫食,就是因為它有陰陽五行的偏性,指的就是陰性五行還是陽性五行作用,別小看這么簡單的歸類,可以調配出你無法想像之多的,不同的有針對性的藥效方子。溫熱與寒涼是藥性層次的不同,溫性與平性的藥常被歸類上上品中藥。雖然不同流派觀點有差異,但都只是程度的不同,不影響陰陽五行的分類。溫涼平性的中藥可入食入藥,多見于消和溫補的用藥,多以養生為用藥目的。寒熱藥屬于大藥,性猛烈不能入食,多見汗吐下清的用藥,以殺伐攻城略地為目的用藥,治病是其唯一使用的目的,但時常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西藥多屬于這一類的用藥。中醫的藥性是種很有趣的概念,它是會隨著時代環境而變化的,因為所有中藥都不是粹煉提純之物,而是取自大自然的恩賜,而大自然的任何改變都會影響藥性。要是今人能取得一千年前那時侯環境下的人參或附子,你就會看到它有多么驚人的療效,可謂一藥難求。那時侯可不是到藥店就一定能買到,如今獲得藥變簡單了,但效果卻減半了,那用藥也變的不一樣了。這種于時并進的伸縮性,哪怕南藥北用都必須考慮到,更別說跨時代了。中藥的使用可以說是中國古人對食物的一種極致的運用,我衷心無比地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