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得看什么藥了...川楝子、五倍子、石榴皮、蒼耳子等...會對肝臟有些損傷,但是小劑量的使用印象不大(上面這四位藥基本上使用量都是10克,
總之沒病不要亂吃藥,補腎的藥對腎臟都有損害呢...
中藥為什么不傷肝?
有些人認為服用中藥是安全的,中藥沒有什么嚴重的不良反應,可以長期使用。其實,許多中藥一方面能治病,另一方面因其本身具有的一定的毒性?!笆撬幦侄尽?,任何藥物用之不當就會傷害身體。絕大多數藥物都要經過肝臟代謝,中藥也不例外。中藥同樣可增加肝臟負擔,也可以導致藥物性肝損傷,是肝病復發、加重的元兇之一。雖然大多數中藥或這些補品很多來自于天然的植物,但這并不是意味著他們就是安全的,很多中藥或營養補品并未經過嚴格的證實,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尚應持謹慎態度,因此我們在食用用這些物質前必須慎重考慮。那么,究競哪些中藥可能有肝毒性呢?以下是傷肝中草藥“黑名單”。
(1)長期或超量服用姜半夏、蒲黃、桑寄生、山慈菇等可出現肝區不適、疼痛、肝功能異常。
(2)超量服用川楝可導致中毒性肝損害。
可能有肝毒性的中藥不勝枚舉,在此不一一列舉。無論如何,使用中藥時一定要由中醫專家先進行辨證分析,再對照使用藥物。對于有明確毒性的藥物,收到相當的效果后就應停用,而無毒的藥物也不應久用。
社會上有一種誤解中藥取于自然界,沒有不良反應,吃多了也不要緊。中藥有病治病,無病健身,新藥、貴藥、補藥、進口藥就是好藥等。實際上,藥物的毒性不論中西藥品。也不論貴賤,是否進口,而是由其自身成分決定的。
因此,使用中藥不能隨意。用藥前了解其不良反應,就診時應把肝腎功能是否受損告訴醫生,同時應該遵從醫囑,不要隨意增加劑量,延長療程。切不可認為用藥時間長,保險系數大。重視中藥毒性,與重視西藥不良反應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