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化一句話概括,就是從做得好到說得好的過程。這也是社會本質,政治起源。因為中醫也必然的屬于這個文化體系,因此,不能夠分辨醫藥衛生行業內的做得好與說得好,是對生命的踐踏。
中藥傳統的鑒別功夫是怎樣的?
??眼看 觀察中藥材或飲片的形狀、大小、顏色、表面特征及斷面情況來進行鑒別。前人在鑒別時常用形象生動的語言加以概括,如人參的外形特征是“蘆長碗密棗核寧,錦皮細紋珍珠須”;海馬的鑒別特征為“馬頭蛇尾瓦楞身”;蘄蛇的鑒別特征是“蛇死皆閉目,唯蘄蛇目開如生”等等。
??從形狀看,如麥冬呈紡錘形,辛夷花形似毛筆頭,粉萆解形似豬大腸。還可以大小粗細辨其質量,如川楝子、枸杞子大者為佳,白花蛇、川貝以小為良,當歸、黨參條長粗壯者為優。從顏色來看,益母草飲片是灰綠色或黃綠色,紅花、茜草宜紅,紫草色紫,黃連、石斛宜黃,山藥、茯苓宜白,生地、玄參以黑為佳。
??從根頭特征者看,銀柴胡根頭部有“珍珠盤”,黨參則有“獅子頭盤”。從藥材斷面辨認,杜仲折斷面有絲,絲淡質次,無絲者為偽品;黨參、防風斷面有菊花心;蒼術、白術斷面有朱砂點;天麻與白芨斷面是角質樣半透明。辨識種子類中藥材,如菟絲子表面光滑質堅硬;急性子表面粗糙,密布小窩點,質堅實;萊菔子表面光滑、干脆等。
?? 鼻聞 某些中藥材或飲片有特殊氣味,可用鼻聞鑒別。如魚腥草因有魚腥氣,敗醬草有陳腐豆醬味,故而得名。當歸氣味芳香,前胡芳香略帶油腥氣,薄荷則有清涼香氣。佩蘭芳香,澤蘭則無氣味。白鮮皮有羊膻氣。其他如阿魏、雞矢藤、丁香皆有嗅之難忘之氣。
??
以上是我對于這個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