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只是見過豬在跑,沒有養過豬。
不過如果問的是中藥的半夏的話,可以為你回答。
半夏,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地下塊莖,《神農本草經》首載此味,為下品,自古便是鎮嘔、鎮吐之要藥。李時珍《本草綱目》云:“禮記月令:五月生半夏。蓋當夏之半也,故名?!碧蘸刖霸疲骸胺灿?,以湯洗十許過,令滑盡。不爾,有毒戟人咽喉。方中有半夏必須用生姜者,以制其毒故也?!薄度杖A子本草》亦載:“半夏,味堿、辛。治吐食反胃,霍亂轉筋,腸腹冷,痰瘧?!卑胂膶谇徽衬び写碳ば缘奈镔|,一般認為是粘液細胞中的草酸鈣針晶?!逗蜐h藥百科圖鑒》中記載:“除一般的半夏外,還將體形小的與大的分開,前者稱為‘珍珠半夏’,后者稱為‘大玉半夏’?!笥癜胂摹杏胁煌吹乃幉幕祀s,蘇敬所言:‘然江南者大乃寸徑,南人特重之。頃來互用,功狀殊異,問南人說苗乃是由跋’,大概就是指此言?!薄爸袊a半夏商品中偶見混有虎掌P.pinellia (T hunb.)Breitenbach的塊莖。大玉半夏為三裂葉半夏P.trpartita Dchott的塊莖或天南星屬植物(Arisaema spp.)的塊莖,其種類尚不清楚?!薄八胂摹毕当揲芾珙^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hume(廣西)的球莖。
半夏為大宗藥材,全國需量350萬千克,參考價每千克旱半夏35元、水半夏7~9元。(《中草藥購銷寶典》)
旱半夏與水半夏同為半夏,兩者主要是通過種塊形狀來區別。旱半夏塊莖成球形或扁球形,直徑0.5-4厘米,底部與下半部淡黃色,種莖的底部或側部有占球徑表面的三分之一或五分之一的“疤痕”。水半夏則因底部有一尖,形似犁頭尖,所以水半夏又稱“犁頭尖”。旱半夏為“球”,水半夏為“錐”,形狀很易區別。 兩者性狀鑒別特征 半夏塊莖呈球形,有的稍偏斜,直徑1~1.5cm,表面白色或淺黃色,頂端中心有凹陷的莖痕。周圍密布棕色凹點狀根痕;下端鈍圓較光滑。質堅實,斷面潔白色,粉性無臭。姜汁制過的半夏斷面半透明狀,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水半夏塊莖略呈橢圓形、圓錐形或半圓形,直徑0.5~1.5cm,高0.3~3cm。表面類白色或淡黃色,不平滑,遍體也可見點狀根痕;上端類圓形,常用有偏斜而凸起的葉痕或芽痕,黃棕色,下端有的略尖。飲片姜水半夏色較正品深,??梢娖渖詈稚穆约獾捻斞?,外皮皺縮狀,斷面無正品樣半透明狀,質較正品輕。氣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