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首先知道,在中醫里氣血有什么樣的關系?中醫認為:“氣為血之母,血為氣之帥”因為脾胃將人體得水谷精微之氣化生為血液,并推動這血液在人體脈道里流動全身,所以說氣為血之母,同時血液需要流動到那塊,氣就把血液推動到哪里,即血液的流動引導著氣的推動,所以說“血為氣之帥”,同時中醫還認為氣血同源,耗氣者傷血,耗血者傷氣,由此可見,氣血失和可以導致氣滯血瘀、氣虛血瘀、氣不攝血、氣隨血脫、氣血兩虛。
由以上可以看出,調理人體的氣血要根據人體氣血失和的原因:
1.當人體出現氣滯血瘀時要行氣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湯加減變化,藥用:桃仁、紅花、當歸、生地黃、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殼、甘草等。
2.當人體出現氣虛血瘀時要補氣活血化瘀,方用補陽換五湯加減變化。藥用:生黃芪、當歸尾、赤芍、地龍、川芎、紅花、桃仁等。
3.當人體出現氣不攝血時要健脾益氣攝血,方用歸脾湯加減變化。藥用:黨參、黃芪、白術、當歸、茯苓等。
4.當人體出現氣隨血脫時,由于“有形之血不能速生,無形之氣所當急固”,方用當歸補血湯加減變化。藥用:當歸、黃芪、人參、阿膠、炙甘草等。
5.當人體出現氣血兩虛時要氣血雙補并行氣活血方用十全大補湯加減變化。藥用:黨參、白術、茯苓、熟地、當歸、白芍、川芎、黃芪、肉桂等。
關注“醫學慕課”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