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規律和女人氣血之保養有著直接關系,通常情況下,月經干凈之后,身體中的陰血不足,這個時候是陰長期,要滋陰養血;之后為排卵期,為受孕的最佳時機,此時適合交合;月經期的陽氣會到達頂峰,夾瘀血下行,此時要注意避寒養陽,幫助陰血順利舒暢。多數女性朋友由青春期開始就被忠告月經期間不能吃寒涼食物,要注意保暖等,可當我們反過來去問長輩們為什么要這樣做時,她們卻說不出個所以然。
??其實,月經期間所要注意的不止這些。月經要陪伴女性大半生,若是不了解月經周期之陰陽消長關系,同時順應其發展規律調理月經,則不能養出好氣血。從中醫的角度上說,男屬陽,以精為主,而女屬陰,以血為主,而月經期的顯著特征就是排出經血。照常理說,女性從14歲就開始來月經,絕大多數的女人一個月來一 次月經,月經提前或延后即為月經失調;不過也有2個月來1次的月經, 被稱作“并月”;3個月來1次的月經被稱作“季經”,俗名四季經;1年 1次的月經被稱作“避年”。
??知曉月經周期中女性身體內的氣血變化之后, 我們即可了解到養血對于調經來說的重要性。經期養血,特別是對于生育過的女性朋友來說,進行適當的鍛煉是非 常必要的,不但能呼吸到新鮮空氣,緩解經期脹痛,還可提升機體抗病能 力和造血功能。不過月經雖然對女性朋友來說非常重要,但同時也“折磨”著大部分 的女性,使得她們在行經期間腰腹脹痛、渾身疲軟無力,這些現象均顯示 著女性正常生理功能出現故障。
??一旦氣血失衡,就會表現出月經不調及上述癥狀。從十幾歲開始,每隔1個月左右,子宮內膜就會自主增厚,血管增生, 腺體生長分泌,此時子宮內膜崩潰脫落,同時伴隨著出血,子宮出血、排 血的現象即為月經。它有自己的規律,有一定的周期性,也是特有的生 理周期性變化。
??不過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的月經并未遵循周期規律而變 化,身體常常會在這個時候表現出各種病癥。我有個朋友,雖然三十出頭,但事業心很強,每天在公司里忙忙碌 碌,有時候一忙起來甚至連飯都顧不上吃,休息就更沒有規律了。繁忙的 工作加上精神的壓力導致朋友的身體素質大不如從前,最明顯的變化就是 來月經時非常痛苦,腰部疼痛、渾身乏力、面色蒼白,差不多一整天都躺 在床上,月經量增多,出血時間變長,從原來的4天變成了8天,經色發 黑,直到這時心里才犯嘀咕,到診所詢問我究竟是怎么回事。
??很明顯,她是營養不良、勞累過度導致氣血虧虛,進而誘發月經不 調。女性月經周期改變之后,經量會變得不穩,經色出現異常,腹痛等。 所以,月經不調的女性通常氣血失衡。氣血失衡后,月經就會沒有規律。月經周期即從月經來潮第一天開始,直到下次來月經這段時間,通常為28天左右。
??如果月經周期提前1 個星期以上,或者一個月來2次月經,均為月經先期。從中醫的角度上說, 月經先期主要為血熱氣虛導致的,要減少辛辣、香料、補品的攝人,若月 經延后1個星期以上,則為月經后期,主要為營養不良、血虛、虛寒等誘 發氣血不暢所致,此時應當少吃冷食,多吃補血性溫之品。
??氣血失衡還可能誘發經量不穩,不過女性經量之多少有個體差異。每 個人的體質、年齡、生活方式均有不同,經量也是時增時減,這都是正常 的生理現象。月經量少是指經量明顯少于普通女性,多為血虛、氣血瘀滯、脾虛、 皆虛等所致,日常應多吃痩肉、木耳、菠菜、紅棗等,進而補氣養血:血 熱、氣虛血瘀會導致經量過多,平時應當多吃些可以補脾腎、通絡補血的 食物,如牛羊肉、香癌、紅豆、桂圓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