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確診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的本質區別就是有沒有癥狀,當然有癥狀的人傳染性更強,因為新型冠狀病毒是通過媒介傳播的,有癥狀之后會打噴嚏或者流鼻涕,以及出現發燒發熱等癥狀,通過呼吸道傳播的疾病,有癥狀的傳播性更強。當然無癥狀感染者也具備傳播性,只不過是傳播性稍微差一點。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主任的調查,美國方面有25%的人屬于無癥狀感染者,這些無癥狀感染者大多數都能夠痊愈,所以最近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不打算進行大規模檢測,因為大部分的人在經過簡單的治療之后能夠痊愈。
但是無癥狀感染者也具備傳播性,最近武漢地區在進行全面檢測,也檢測出一定數量的無癥狀感染者,所以對于無癥狀感染者一定要謹慎對待,因為這些人可能身體素質比較好,自身的免疫力比較強,但是這種病毒具備傳播性之后會傳播給別人,當傳播給那些免疫力比較差或者有基礎性疾病的人會造成有癥狀感染。
在哈爾濱的韓某就是典型的這種情況,這個人從美國回來之后居住在社區里,自己經過兩次核酸檢測都沒有問題,但是后來被確診,確診之前就已經感染了很多人,而且這個人新型冠狀病毒的潛伏期超過了14天,所以這種無癥狀感染者還要加倍防范。一定要把那些無癥狀感染者檢測出來,這樣才能夠做到徹底的切斷傳播途徑,控制傳染源。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只有我國在認真對待這種無癥狀感染者,西方國家認為無癥狀感染者不具備強烈的傳播性,所以允許這些人待在社區里,也是西方國家的防范工作無法做到位的原因之一,那就是允許輕癥患者和無癥狀感染者在家里隔離,但是不限制這些人外出,這就無法從根本上切斷傳播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