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這個問題,肯定是不合適的,可以從三方面來回答你。
首先是做核酸檢測的必要性問題。
樓主要知道,在之前做核酸檢測,很多疑似病例都是還來不及的,因為試劑盒不足,也因為做核酸檢測需要去有資質的地方去做,所以對于普通的密切接觸者,還是以隔離為主。
其次就是樓主提到的核酸檢測的準確性問題了。
就像樓主提到的,如果在潛伏期,做核酸檢測會準確嗎?當然是難以準確的。如果檢測結果為陽性,那一定是確診患者。但是如果檢測結果為陰性,那不能做出沒有感染的結論。因為臨床上會出現假陰性的可能,主要原因如下。
1.感染者體內病毒不足
我們通過患者的病歷,可以清晰地看到,患者的癥狀是從無到有,從輕到重,是逐步進行的,并且是很緩慢的。這也就是說,被感染者的體內病毒存量是很有限的。病毒存量太少,就無法檢測到,從而呈現陰性,這其實是窗口期。
2.采集到的病毒量不足
新冠病毒在肺泡灌洗液中最容易檢出病毒核酸,其次是深咳痰,再是鼻咽部,再次是口咽部。但是采集肺泡灌洗液操作復雜,難度大,且容易引起患者噴射,導致感染風險大,因此臨床最常用的標本是口咽部拭子,其次是鼻咽部拭子。但是采集部位不當,或者采集深度不夠,都可能造成假陰性。
3.檢測試劑質量問題
疫情面前,檢測試劑獲批十分迅速。檢測能力參差不齊, 雖然基本都合格,但難免會有檢測不靈敏的情況出現。所以這也是假陰性的一個原因。
從密切接觸到疑似,再到確診,多次核酸檢測都是陰性,新冠病毒就是這么狡猾。原來疑似病例并不是那么容易確診的。
最后,正確面對隔離14天。
按照最長潛伏期14天的要求,到指定場所隔離,一旦出現問題,專業醫護人員能及時發現,這樣可以最大可能避免潛在的疫情擴散。很多人不愿隔離,有著太多的理由。居家觀察期間,有特殊需要的,如孕婦、患病等人員,可遵照醫囑外出醫學檢查。
我是王藥師,堅持用簡單易懂的文字傳播心腦血管疾病知識,為健康中國奉獻自己的微薄之力。如果您覺得我的回答對您有幫助,請留下一個贊吧!另外,如果您還有新冠肺炎的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我們共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