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的印象中,抑郁癥病人總是情緒低落、垂頭喪氣,很少有人將抑郁癥患者與微笑聯系起來。然而在臨床中,的確有一小部分抑郁癥患者在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層微笑的面紗。市七院專家提醒您——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心理障礙,被稱為“第一心理殺手”。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加大和工作節奏的加快,會有更多的人感到緊張、疲勞和郁悶,加上經濟拮據、失業和下崗等因素,發病率會進一步增加。由于抑郁癥的發病年齡絕大多數處于工作年齡段,嚴重的抑郁癥患者中有15%的患者會自殺而死。也就是說,抑郁癥既可以影響人們的工作,又可危及病人的生命。
在人們的印象中,抑郁癥病人總是情緒低落、垂頭喪氣、反應遲鈍、無趣、無欲、無望、無助、思維遲緩、活動減少等,很少有人將抑郁癥患者與微笑聯系起來。然而在臨床中,的確有一小部分抑郁癥患者在抑郁的心境表面,蒙上了一層微笑的面紗。這部分患者盡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的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現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于應對社會交往、應付工作、應付家人、礙于面子而違心地強作歡顏?!?
紹興第七醫院專家認為,這種微笑性抑郁癥最青睞那些高學歷、有相當身份、有地位、事業有成的人士?;颊弑M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現卻若無其事,面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于“工作的需要”、“面子的需要”、“禮節的需要”、“尊嚴和責任的需要”、“個人前途的需要”。
這些具有較高學歷、有相當身份地位的事業有成之士,特別是高級管理和行政工作人員,會錯誤地認為患抑郁癥是種恥辱。出現抑郁的早期癥狀時,這些人往往更加抵觸,他們總認為只是自己情緒不好而已,根本算不上病,更別說是得了抑郁癥這種要去精神病醫院看的病。當然,還有一種情況是,有自殺企圖的重癥抑郁患者,為了實現其自殺的目的,有意識地掩蓋自己的痛苦體驗而強作歡顏,以此逃避醫務人員、親友的注意。
因此,專家特別指出,重癥抑郁患者情緒突然“好轉”、心情“豁然開朗”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征兆,應高度防范其自殺。這些“微笑”的患者,“微笑”過后是更深刻的孤獨和寂寞。他們的行為具有表演性質,與他們的情感體驗缺乏內在的一致,而難以表現其“真我”的一面。
紹興第七醫院專家指出,“微笑抑郁癥”不僅會導致心理上的疾病,而且可能導致身心雙重疾病。理智和情感是相互依存但又相互矛盾的一對共存體。所謂的“微笑抑郁癥”就是理智過度地壓制感情,等把感情壓制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感情便會出現反彈,這樣會使身體表現不適,甚至導致神經系統的損害。一旦神經系統不能很好運行,內分泌便會不協調,從而導致免疫能力下降。在這種情況下,人便容易患上胃病、心血管等疾病。針對這種情況,治療應采取以生物治療為基礎,輔以心理治療和其他各種治療的方法。生物學治療主要是以抗抑郁藥作為治療基礎,心理治療是輔助治療的手段,這種心理治療的輔助治療手段可以在疾病當中、治病之前和治病之后,但是它必須有一個前提條件,要在抗抑郁藥這種生物治療的基礎上使用才更加有效。
新聞鏈接
一、自我測試
以下小測試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專家DavidD-Burns博士設計的一套包括微笑性抑郁癥在內的各種憂郁癥的自我診斷表,不妨來個“對號入座”,看看你能得多少分。
請在符合你情緒的項目上打分:沒有0,輕度1,中度2,嚴重3。
1.你是否一直感到傷心或悲哀?
2.你是否感到前景渺茫?
3.你是否覺得自己沒有價值或自以為是一個失敗者?
4.你是否覺得力不從心或自嘆比不上別人?
5.你是否對任何事都自責?
6.你是否在做決定時猶豫不決?
7.這段時間你是否一直處于憤怒和不滿狀態?
8.你對事業、家庭、愛好或朋友是否喪失了興趣?
9.你是否感到一蹶不振,做事情毫無動力?
10.你是否以為自己已衰老或失去魅力?
11.你是否感到食欲不振?或情不自禁地暴飲暴食?
12.你是否患有失眠癥?或整天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13.你是否喪失了對性的興趣?
14.你是否經常擔心自己的健康?
15.你是否認為生存沒有價值,或生不如死?
評分標準:0~4分,沒有憂郁癥;5~10分,偶爾有憂郁情緒;11~20分,有輕度憂郁癥;21~30分,有中度憂郁癥;31~45分,有嚴重憂郁癥并需要立即治療。
二、醫療處方
對微笑抑郁癥的治療可采取以下方法:一是中藥治療法?,F在,我國已經有不少效果良好的中成藥問世,是較好的治療途徑;二是體育療法。經常鍛煉身體,產生一種輕松和自主的感覺。身體的活躍能有效地清除情緒壓力;三是美食療法。食物中的維生素B,能夠緩解緊張情緒。這樣的食物有香蕉、巧克力、櫻桃和蘋果等;四是書籍療法。讀書能使人心靈寧靜,心境高遠,是對抗抑郁情緒的一劑妙方。在工作休閑時多看看自己喜歡的書籍,是很不錯的做法;五是學會給自己解壓。人生不可能盡善盡美,皆遂人意?!叭吮臼侨?,無需刻意做人”。學會超脫,學會自得其樂,這樣才會始終保持一個良好的精神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