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315的臨近,北京奔馳E“斷軸”門又逐漸成為奔馳車主的心頭的一塊重石,尤其是隨著減震器斷裂、變形問題逐漸增多,奔馳E級的斷軸問題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媒體關注,各種報道常見于網絡和論壇之中。
2019新增多起投訴,奔馳E減震器斷裂變形頻發
而在步入2019年后,有關奔馳E的“斷軸(減震器斷裂)問題依然頻發,常見相關投訴被媒體和車主曝光。
一位蘇姓奔馳E300L車主向車界反饋稱:其在2018年8月入手奔馳E300L,在今年2月22日進行保養時發現愛車減震器出現漏油,售后強烈建議“不能上路行駛”。
減震器已經漏油但尚未斷裂
事實上,北京奔馳E的“斷軸”問題早在去年就遭到了多位位主投訴,其共性表現均為減震器異響變形甚至斷裂。而當車主反饋這一問題向4S討要說法時,4S店卻稱:并非質量問題而是使用問題。
比如一位奔馳E2017款300L豪華型車主的反饋就很具有典型意義,其投訴稱“一年零4個月了,19000多公里,昨天去4s店做B保養一經檢測前右減震器變形,說是受外力所致,沒有碰撞沒有疤痕,說是有可能過減速帶過快,或走道路不平所致,不能質保,得自己自費?!?/p>
無獨有偶,另一位貴州興義的向姓車主也于今年2月在高速路上遭遇減震器斷裂問題,車主稱高速路上感覺車頭向下沉,就像爆胎一樣,停到應急車道后才發現是減震器斷裂。車主將問題反饋至4S后,4S稱須將相關部件拆下反饋北京奔馳廠家后才能給出具體解決方案。隨著北京奔馳E銷量高啟和上市時間增長,類似的案例也越來越多。
在筆者看來,即使是對于花大幾十萬入手奔馳的車主而言,自費花幾萬塊維修減震器也是一筆不小的投入,更何況奔馳E減震器變形、斷裂問題頻發,這顯然具備成為共性問題或者說是廠商產品質量問題的特質。
曾遭問題缺陷警示,或因疲勞測試不足
事實上,早在去年7月,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管的中國汽車質量網早已對北京奔馳E發出了“缺陷警示通告”,提醒車主注意奔馳E產品質量問題。并在今年1月對奔馳E減震器斷裂變形問題進行了公開“問題線索征集”??梢?,奔馳E的問題已經引起了質監部門的注意。
有業內人士對于北京奔馳E減震器問題頻發分析稱:北京奔馳E的減震器斷裂點大多集中在減震器套筒與固定下擺臂支座的焊接位置,表面上看,是減震器套筒與固定座焊接處強度不足所致。但從深層次上看,問題頻發很可能是北京奔馳將奔馳E進行國產后雖然進行了加長,但并未針對此變化作出更完善和嚴謹的全生命周期測試及分系統疲勞測試導致。當然在筆者看來,上述分析也只是一種可能性分析,對于問題原因到底如何,則仍需權威部門調查后給出答案。
數據顯示,今年1月奔馳以在華月銷7.17萬、同比增幅4.8%的成績成為了BBA三強中的老大,可見其在華受歡迎程度頗高,不過在全球市場,奔馳1月銷量則為18.05萬輛,雖然仍是BBA三強中的第一,但卻同比下跌了6.7%。顯然,如果在中國市場不能站穩,那么奔馳的全球銷量必然大幅下滑,中國市場的重要性對于奔馳不言而喻。
不過盡管頻遭車主投訴和媒體點名,北京奔馳對于減震器斷裂問題卻鮮有公開回應,這不僅讓車主寒心更讓北京奔馳的品牌形象和消費者心智份額受到影響。對于家大業大的北京奔馳而言,也許減震器斷裂變形問題并不值得一提,但對于北京奔馳E的消費者而言,“The best or nothing”的宣傳語或許就成為了一句冷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