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醫生,我來告訴你抑郁癥患者完全可以真切感受到自己的抑郁。所以你的問題答案是否定的。
說一說抑郁癥患者的主觀感受。我們先來說一說抑郁情緒,抑郁情緒是我們所有人都可能出現的一種主觀體驗,一般是有明確的社會心理因素影響下,產生的情緒低落的主觀感受。所以抑郁情緒是完全能被人感受到的,比如考試沒考好的學生會覺得吃飯都沒味;比如失戀的人就想一個人關在家里,仿佛生無可戀的樣子;比如至親去世的時候,人們常常潸然淚下,了無生趣。這些都是抑郁情緒,是我們自己真真切切感受到的真情實感。
抑郁情緒不是抑郁癥,但如果長時間存在的抑郁情緒(起碼超過一個月),是完全有可能發展為抑郁癥的。所以很多抑郁癥患者其實是從抑郁情緒開始發展的,感受到自己的情感低落也就順理成章了。
但有一些抑郁癥的患者確實感受的不是很明顯,以至于情感的低落表現被自己都忽略了,整個人處于一種放空狀態,什么都不想做,覺得什么都沒有了原本的意義,整日就是一個人發呆,這樣的患者也是抑郁癥,但的的確確缺乏典型的抑郁體驗。
所以說醫學疾病是復雜的,不是某一個人的主觀判斷,是有著自己的診斷標準的。比如抑郁癥,患者是完全可以存在自知力的,只是對自身疾病的認知很多普通民眾是缺失的。
抑郁癥患者應該做的事情抑郁癥是醫學疾病,而且可以說是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有病一定看醫生,在正規的醫院,最好是精神??漆t院,專業的一般都是最適合的。不管是抗抑郁藥物治療,還是心理治療,都是醫院的醫生常用的治療手段,對于抑郁癥患者都有不錯的療效。
當然,作為抑郁癥的患者,也有自己努力的方向:
千萬不要給自己制訂一些很難達到的目標,正確認識自己的現狀,正視自己的病情,不要再擔任一大堆職務,不要對很多事情大包大攬
可以將一件大的繁雜的工作分成若干小部分,根據事情輕重緩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切莫“逞能”,以免完不成工作而心灰意冷
嘗試多與人們接觸和交往,不要自己獨來獨往
盡量多參加一些活動:嘗試著做一些輕微的體育鍛煉;看看電影、電視或聽聽音樂等;講演、參觀、訪問等社會活動
患者在沒有同對自己的實際情況十分了解的人商量之前,不要做出重大的決定,如調換工作、結婚或離婚等
不妨把自己的感受寫出來,然后分析、認識它,哪些是消極的,屬于抑郁癥的表現,然后想辦法擺脫它
如果還是不行,及時求助你的醫生。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有疑問可以私信留言,手打不易,謝謝關注!